文明防疫,礼仪相伴
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
不学礼,无以立
我们现代的社交礼仪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
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
古人对仪容仪表及整洁仪容十分重视
认为一个人要举止庄重、
进退有礼、执事谨敬、文质彬彬
这样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
还有助于进德修业
而容仪有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
一是衣着容貌
《弟子规》中要求:“冠必正,纽必结、
袜与履,俱紧切”
帽正纽结,鞋袜紧切
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
二是行为举止
要求“站如松,坐如钟,行如风,卧如弓”
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,不可随意
应该庄重、谨慎而又从容
做到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、
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
三是言语辞令
古人所谓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”
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
并且要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
![](/uploads/image/ua210617/1-21061g1304c56.png)
时代不同了
但古人对仪容仪表重视及整洁仪容的要求
是值得今人借鉴的
教养有素,礼貌待人
处事有节等传统礼仪中的精华
如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
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
对延续数千年的文明礼仪产生不小的影响
原来老朋友见面会拥抱、握手
现在见面点头也要隔着一米
以前戴口罩交谈不礼貌
现在戴口罩交谈是尊重对方,保护自己
![](/uploads/image/ua210617/1-21061g131102e.png)
在新型冠状病毒来袭的时候
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
学会以“礼”的思想认识以“仪”的方式去践行
“礼”待自我
学会与自己相处,让自己身心健康
坚持出门戴口罩,每天勤洗手
“礼”待他人
减少各种活动,照顾好自己
少去人流密集地方
爱护自己也是爱护他人
“礼”待自然
善待大自然的万物
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
![](/uploads/image/ua210617/1-21061g13153262.png)
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
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、
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
中国礼仪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步发展和完善
传承了古代传统礼仪的精华
而新冠肺炎疫情要求我们
转变传统礼仪的表达方法
用最适合的方式去与人相处
非常时期,采用非常礼仪
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
更是对彼此的保护
文明小知识
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,为了相互尊重,在仪容、仪表、仪态、仪式、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,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。礼仪是对礼节、礼貌、仪态和仪式的统称。